抓好农民增收的八个环节
发布日期:2002-09-06 浏览次数:7009
一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,从根本上保证产销衔接
近年来,虽然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在逐年下降,但农业 收入仍是农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。因此,提高农民收入 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。从产量上看, 我国主要农产品已出现市场饱和,进一步增加产量,市 场已难以消化。从价格上看,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普 遍高于国际市场,加入世贸以后,价格将进一步下降。 因此,简单地依靠增产提价已难以实现农业收入的增 长,增加农民农业收入主要应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使 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适应。
二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,重点提高农业竞争力
增加农业投入,其中包括对农业生产的补贴,是发达国 家普遍采用的做法。我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,应当符合 WTO的基本规则,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提 供和农村教育培训作为支持的重点。
目前,我国对农业生产的补贴每年不到300亿元,距离 WTO框架下允许我国对农业实施的补贴还有一定的空 间。因此,应结合我国实际,加大补贴力度,并逐渐把 对消费者的补贴改为对生产者的补贴,把支持的重点转 到提高农业竞争力上。
三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,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
我国农业目前正处于小生产、大流通阶段。在这个阶 段,需要解决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大市场、大流通的 矛盾,努力向大生产、大流通的格局推进。其核心是改 革农产品流通体制。
首先要积极推进种、养、加结合,贸、工、农一体化建 设的步伐。“公司+农户”的体制是一种可选择的方 式,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应大力推广。
其次,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这包括:
(1)大力改造县、乡两级的流通领域,使供销合作 社、农村信用社等尽快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经济主体; +(2)建立信息灵通、反应敏捷的农产品生产、消费、 流通等市场信息反馈和服务系统,为分散的农户提供准 确的市场行情和有偿的营销服务等;+(3)健全农业科 技创新和推广体系,把农业技术推广站、畜牧兽医站、 林业站、农机站、经管站、水利电力排灌站等逐步推向 市场。
四、提升农产品质量,挖掘出口潜力+ 我国的肉类、蔬菜、花卉、水果、水产等农产品,具有 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。只要抓住加入世贸的契 机,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我国这些农产品是可以进一步 走向世界的。但是,这些优势农产品的出口状况并不理 想,主要是因为质量还比较低,加工和运销能力落后。 目前,我国水果出口量仅占水果总产量的1.2%,蔬菜 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也很低。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相当 于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20%~30%,但出口创汇总额却 只有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0.5%。
五、利用过渡期保护重点农产品
我国是发展中国家,可用WTO的相关规定和过渡期,调 整关税,确立合理的关税水平,充分利用关税保护空 间,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农产品(如大米、玉米、 小麦等)进行优先保护。对关税、配额的使用不能平均 化,要确定合理的结构,该支持的一定支持,不能支持 的坚决抵制。同时,要合理使用WTO规则中的“灰色区 域”,适当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。在突破国外技术性 贸易壁垒、充分发挥我国某些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, 采用国际公认的方式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口。尤其要采 用加贴标签等国际公认的方式、方法,限制美国、加拿 大等国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入。+ 六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,完善县乡财政体制
农民负担过重,主要原因有三:一是政府机构冗员多成 为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从财政供养人口看, 我国现有4.6万个乡镇,财政供养人员1280多万,平均 每个乡镇供养近300人。按每人年工资7000元计算,仅 工资这一项所需财政支出就近1000亿元。+ 二是农村税费体制不完善,为地方政府增加农民负担提 供了条件。从2000年开始,农村税费改革已在一些省市 进行试点。从试点地区的经验看,这些改革取消了农村 的不合理收费项目,规范了农村的税收内容,使农业税 趋向合理,因此有必要在全国尽快推开。
三是县乡财政权与财权不匹配。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过 多,而财权没有保障,也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 要原因。解决的办法是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,使履行 事权所需财力与可用财力相对应。+ 七、对农业实行税收减免或退税政策
现在,发达国家纷纷对农业实行高额补贴,而我国却仍 然向农民征收农业税、特产税、“三提五统”等,进一 步提高了农产品成本,使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 利地位。从设置一些农业税的目的来看,比如征收农业 特产税,其本意是为了调节从事各种农产品生产者的收 益,而现在农业特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的比较收益已很接 近,设置农业特产税基本已经失去意义,需要减免。此 外,对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、农药、农机等应实行退税 政策。
八、加快城市化,推动非农化进程 从现实条件看,未 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已经不能依靠农业收入 的增长。随着我国经济进入相对过剩和乡镇企业自身的 体制性原因,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,进入了调整期,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越来 越有限。因此,解决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出路只有一 条:推动城市化,将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中,转移到城 市中去。要彻底打破城乡隔离的制度安排,建立城乡统 一的劳动力市场,取消各地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 歧视性规定,使农民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, 为农民进城务工、经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杨圣明 高文书
资料来源: 经济日报 +
- 上一篇:中国将开发关键技术解决农产品卫生安全问题
- 下一篇:我国首部《土地承包法》颁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