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产品:今年冲击不大 问题压力仍在
发布日期:2002-12-11 浏览次数:5403
被“特殊处理”的农业+ 据了解,中国在承诺放开几乎所有其他领域的贸易 经营权尤其是进口经营权时,对粮食、棉花、食 油、糖等事关国计民生的产品的进口和经营实行国 家垄断,将这些产品的进口和经营都紧紧掌握在国 家指定的公司手中,这使得加入WTO后农业贸易不会 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。+ 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定的规定,对农业技术、基础 设施等投入的支持,即所谓的“绿箱”补贴是允许 的。而目前“绿箱”补贴占中国全部农产品补贴的 2/3以上。至于对农产品贸易有扭曲作用的直接补 贴,即所谓的“黄箱”补贴,世贸组织规定,发展 中国家对本国农业的直接补贴不得超过农产品总值 的10%%,发达国家不超过5%%。中国与世贸其他成员达 成的共识是,中国的比例将不超过农产品总值的 8.5%%。而我国现在的“黄箱”补贴只占农业总产值 的3.3%%,还有相当大的利用空间。重要的是,中国 在农业方面享受了发展中国家的待遇,已经达成的 农业协议,有效维护了中国的利益。
+ 第一年冲击不大+ 在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中,农产品进口是最直 接的领域,是中外农业市场交战的“火线”。据外 经贸部官员介绍的数据,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,加 入WTO后第一年,中国的农产品进口配额:小麦是 846.8万吨,大米是399万吨,棉花是81.85万吨。当 时国内担心的是,中国的粮食已经连续数年丰收, 进口这么多的粮食,将对中国农业造成极大冲击。 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,农产品进口的配额并不意味 着一定要进口,而是有一个附加条件:根据各国的 市场实际需要来进口。+ 在加入WTO的第一年,中国的农产品实际进口量如何 呢?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前不久报了一个账:今 年以来,到9月份中国实际进口小麦58万吨;玉米基 本上没进口,反而出口700多万吨;大米只进口16万 吨;棉花只进口10万吨。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进出 口统计,今年前10个月,中国的玉米进口是1万吨, 小麦是61万吨,稻谷和大米为17万吨,棉花为12万 吨;同期相关产品的出口是,稻谷和大米达152万 吨,玉米出口更高达842万吨,原棉出口达11.3万 吨。也就是说,在上述主要农产品的贸易中,中国 只用去了进口配额中的极少一部分。
此外,在中国加入WTO达成的协议中,中国的农产品 进口绝大部分通过国有进出口公司进行。也就是 说,只要有需要,国企公司可对进口实行必要的调 控甚至垄断。在双重“阀门”的保护下,中国的农 产品进口基本上可以说处于受控状态。这种状态, 将在今后进一步维持下去。+ 从加入WTO第一年的情况看,中国进口农产品的总额 不增反降,而且基本原因是基于市场原因,而不是 完全靠政府运作。+
压力不可低估
虽然在加入WTO第一年,中国农产品在进口上的压力 不大,受冲击有限,但是中国在农产品市场上的问 题,却仍不能忽视。+ 中国农产品问题的压力,一部分来自国内。近年 来,中国国内的主要农产品,目前正处于历史上少 见的供大于求阶段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锡文先生提供的数据,到2002年8月,国有部门的 粮食总库存仍在2.5亿吨以上,多数粮食品种的生产 者价格与1996年相比下跌了40%%;2001年中国棉花产 量超过530万吨,明显大于需求,以致在2002年棉花 预计比上年减产70万吨的情况下,国内棉价至今仍 低于国际市场。这种状况,将使来自国外市场的少 量农产品进口,就能产生较大的影响。+ 另一部分压力来自国际贸易。近年来,非关税壁垒 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各国喜欢利用的武器,以质量、 安全以及环保标准等为手段来限制进出口的现象正 在增加。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,明显提高了对进口 农产品的技术标准。今年以来,中国在畜禽产品、 水产品和园艺类产品等方面,就受到了来自欧洲国 家的阻碍;在部分农产品上,受到来自日本的反倾 销诉讼。这使得中国的部分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, 在加入WTO初始就受到明显遏制。+ 国外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的斤斤计较,也使得中国 在农产品上的“安全感”不足。如今年美国贸易委 员会在其评估中国的《WTO履约报告》中,所提的 “急需改进之处”之一,就是“没有按时及恰当地 履行某些承诺,最明显的就是发放以农产品为主的 进口配额;设立新的规则壁垒,以卫生及安全标准 为理由,实际上是针对外国企业及产品的歧视行 为。”这两项指责,都是针对农产品来的,后者主 要是指中国在转基因农产品问题上的限制。+ 整体来看,虽然在第一年中,中国农产品市场上受 到的冲击不大,但放在较长的时段来看,第一年的 情况有特殊之处。着眼于未来,中国农产品市场的 压力仍然不小。由于中国农业同时兼具市场范围广 大与实力虚弱的特点,因此,需要国内政府及各产 业部门及贸易部门的共同努力,才能获得持续的发 展空间。